我国正处于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现代化改进阶段,不论是铁路、电站、船舶制造、航空航天等工程建设,还是汽车、工程机械、军工行业,均需要大量的高端机床来支撑。”这为中国重型机床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市场需求。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内重型机床企业竞争激烈,生产厂家由原来的几家发展到几十家,产品技术水平提升很快,与国外产品的差距逐步缩小。我国重型机床行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并受到世界同行的高度重视。
首先,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著名重型机床生产厂家纷纷转换门庭。曾堪称世界领先水平的德国重型机床制造业,由于世界机床市场的长期不景气而衰退,席士、柯堡、基根等著名厂家作为独立市场竞争主体已不存在,世界重型机床竞争对手相对减弱。
其次,中国在向重化工业迈进,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将进一步拉动市场需求,成为世界较大的机床消费市场,有利于加速机床行业的发展。
再次,中国正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国外著名商家纷纷来华投资建厂。中国已成为世界较大的加工厂,作为装备基础工业,理应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最后,国内重型机床产品技术已趋成熟,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大部分产品能满足用户需要。国内制造能力已进入世界前列,而国外重型机床厂家的制造能力正在削弱。
近两年,在中国机床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自主开发研制的重型、超重型机床产品,一次次的叩响极限规格世界之最的大门。如加工直径25m的超重型数控立式铣车床、镗杆直径320mm的落地式铣镗床、加工宽度为10m以上的数控龙门镗铣床、回转直径在5000mm以上的数控重型卧式车床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技术水平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型机床系列产品,他们不仅仅满足了国家重大基础建设项目的需要,更为中国机床走向高端吹响了号角。
然而,这个号角在集结了中国机床业精兵向高端制造冲刺的同时,也让一些企业盲目的追随,杀入重型机床市场。
企业如何站稳重型机床市场
在面对目前激烈的竞争,老牌重型机床企业大多表现出的是沉着与从容。在新兴企业还在以中低端产品作为铺路石进入重型机床行业的同时,以武重、上海机床、齐重数控、齐二机床等为代表的一批老牌龙头企业已经全力主攻高端产品,首台首套、重大专项、关键设备、替代进口产品。对于这些代表国内领先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老牌领军企业功不可没。与此同时,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让中国机床走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实力,也已经成为这些龙头企业的重任。
事实上,经过近些年的产品、产业结构调整,我国重型机床企业在产品规格和产品功能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我国重型机床产品正在向着多功能复合加工的高档数控新产品方向发展,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方面、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上海机床厂的超重型精密数控轧辊磨床实现了较大重量250吨、较大直径2.5米、较大长度15米的轧辊高精度磨削;齐重数控下线了目前世界较大的6.3米重型数控镗车床;以及齐二机床研制的我国首台、世界较大、完全自主研发的TK6932型超重型双立柱数控落地铣镗床等。
而重型机床的发展,除了技术积累,企业的底蕴和文化传承都是很重要的。而这恰恰是一些后来企业所不能企及的,这也为趋之若鹜的进入者加大了营销难度,因此,只要用户真正了解机床,即使价格贵些,还是会选择老牌企业的成熟产品。毕竟重型机床这些大块头们也不是快速消费品,而是对用户企业的制造流程起着革命性作用的核心装备。
从2009年到2010年,整个重型机床市场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市场的蛋糕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大。而传统的老牌企业仍在重型机床上起主导作用。
重型机床受市场的高度热捧,而问题也相继突显出来。重型机床的市场前景受经济及社会发展影响很大,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求行业面比较窄,台阶很高,市场需求受国家政策因素影响很大,市场反应相对滞后。重型机床所需投入的资本相对较高,回款周期长,重型机床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导致更换周期长,制约了投资力度。因此,对目前生产重型机床投资热度不加以规范引导的话,将导致行业失调,企业投资风险增大,最后酝酿出产业和企业的后续危机。
|